掐指算一算,香港回归祖国有20周年了。
地合君存着很多与香港有关的干货,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,就想说出来,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香港。
香港面积只有1104.43平方公里,相当于内地一个面积较小的县城,但人口却高达737万,规模相当于内地一个中大型的城市,在这个人口极度密集的“弹丸之地”,香港的土地管理制度却十分灵活且合理,在社会上,较少引起土地纠纷。
在香港土地管理制度中,香港的土地流转政策具有有代表性,它源自100多年前英国人所奠定的基础制度,曾被视作英美法系下“产权制度”与“契约精神”的较好产物之一。
这些年来,香港土地流转制度一度被内地城市所模仿,上世纪以来,内地就借鉴了香港经验,解开了当时不准土地转让的历史难题,开启了以土地为工业化、城市化筹资的新路,同时土地招拍挂制度亦被植入,某种程度上说,“土地财政”也催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。
说起这个问题,我们还是先来谈一下香港的历史。
1842年,大清帝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后,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《南京条约》,割让香港岛给英国。
1898年6月9日,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》,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,租期99年(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)。
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,大英帝国在香港保卫战中战败后,香港经历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。
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,大英帝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。此后内地大量移民涌入香港,推动了香港经济迅速发展,于1960到1980年代起飞,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。
直到1997年7月1日,香港回归祖国,实行“一国两制”,50年不变。
香港经济靠土地财政飞速发展
1841年,英国人攻占香港,对私人产权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尊重,他们名列前茅件事就是着手造册登记本地私人拥有的土地(包括清朝政府发出的土地契约),完成后,香港港英政府便宣布,绝大部分非私人拥有的土地界定为“官地”,是万里之外英国女王的资产,由香港港英政府管理。
土地登记等措施为香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,刺激了香港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,带动了后来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,为政府建立了一种“税收代替制度”,而土地成为了香港政府的首要收入来源。
这样一来,土地价值的不断上涨让政府资产不断增值,每年拥有充足的财政收入来源。政府通过政府开支,兴建新的基础设施,投入到香港居民的教育、医疗,促进香港的进一步繁荣。
在政府财政储备的来源中,保守估计至少有45%的财政收入来自土地,包括土地预付款、房产税以及对开发商的可观利润所征的税收。可以说100多年来香港正是沿着这条轨迹螺旋式上升和保持繁荣的。
香港是如何进行土地流转?
目前,香港特区政府的土地财政中,有出售、勾地、差饷、地租、土地基金、物业及其*等多类*,但这些*是由极少的土地产生的。香港本地的山地面积达到90%以上,除了100多年来填海造田形成的62平方公里土地,适合发展工商业和住宅的面积并不多。因此,香港土地流转只有两种方法,一是买下政府招拍挂的“官地”,二是收购私人产权的“农地”。
当*英谈判时确立的“香港特区政府限定每年售地50公顷”的条款,奠定了目前香港土地流转和调控制度的新时期基石。
与内地不同的是,对于香港政府管理的“官地”,私人业主可以租赁,早年租“赁官”地的租期长达999年,随后曾下调为99年,*近则改为50年,这体现了香港土地流转制度的灵活性。
与内地有所类似的是,香港也大量存在农地转为住宅或商业用地的情况。具体情况是,需要这些土地的房地产商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,有20%左右的利润空间;农地所有人出售其土地的个人收入不需要缴纳“利得税”及“所得税”,这都刺激了“农地”的放量出售。
目前新界的农地价格每平方英尺120到210港元。仅以此价格计算,一英亩土地(合4046平方米,43560平方英尺)的市价,就高达520万至920万港元。这不但造就了很多农民富豪,也说明香港房地产行业特有的高边际利润率。
近20年来,收购农地一直是香港房地产业的惯例,有些农地早已被房地产公司买下,不过其并未到政府部门办理相关转地登记手续,只待开发条件成熟时,这些公司才会将农地申请转为工商业用地。那时,只需补少量地价,即可变成熟地。这其中农地的涨幅可能会达到数倍,这也是多年来香港土地流转制度饱受诟病的一个原因。
因为农地转为工商业用地起初是为了刺激房地产商拿地建设,并且其审批手续异常繁琐,在博弈过程中,香港法律为农地转为工商业用地,居然设定了一个20%的所谓“合理利润空间”,这是香港房地产巨头超额利润的来源。
不管怎么说,香港灵活的土地流转制度以及其间的百年演变,值得内地学习与镜鉴。
- 香港回归20周年
- 香港土地制度